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線路萎縮等發展瓶頸,供電公司以“先鋒+”項目為支點,將黨建“軟實力”轉化為發展“硬支撐”,探索出一條“紅色引領、綠色賦能、多維融合”的高質量發展路徑。
黨建引領:從“責任田”到“動力源”
以“項目包干制”壓實責任鏈條,將新能源產業布局納入基層黨組織責任清單,形成“書記領銜、委員攻堅、黨員沖鋒”的三級聯動機制。選樹8名“燈塔先鋒”,在施工一線、應急搶修、能效管理等領域評選出燈塔先鋒,設立黨員先鋒崗,實施黨員“四亮工程”,推動黨員在項目一線亮身份、亮承諾、亮擔當、亮作為。在華潤、國信“漁光互補”項目中,黨組織全程嵌入規劃、建設、運維環節,通過“進度督導會”“難題碰頭會”等機制,將組織優勢轉化為項目落地的加速度。
產業賦能:從“單點突破”到“生態共贏”
組建“綠能先鋒”黨員突擊隊,聚焦光伏、風電等新能源項目攻關,組織調研團隊深入能源集團加氫站核心作業區,詳細考察項目在安全標準、能效管理及商業化運營模式上的創新實踐,建立常態化技術協作機制,重點在風光儲氫一體化項目開發、微電網聯合調試、新能源消納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,攜手打造產業鏈協同創新綠色示范工程。同時充分發揮在智能電網建設、綜合能源服務等方面的技術儲備,與能源集團共同探索“電-氫-儲”多能互補解決方案,為區域能源結構轉型注入新動能。
服務升維:從“電力供應”到“暖心守護”
加快推進“布控球項目”建設步伐,提升電力工程數字化管理水平,通過全景可視化監控大屏,清晰展現多維度智能巡檢、AI隱患識別、遠程專家會診等核心功能。利用"前端感知+云端分析+移動終端"三級聯動機制,進一步提升復雜地形環境下設備穩定性提升。“志愿先鋒”服務隊構建全域服務體系,網格員常態化走訪企業農戶,黨員突擊隊24小時響應應急訴求,志愿服務隊每月開展“用電義診進社區”活動。在養殖區,服務隊量身定制“潮汐供電方案”,利用錯峰供電,幫助養殖戶節省電費超15%;在工業園區,推出“能效診斷+改造補貼”組合拳,助力企業年降本增效。(鄭皓)